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科技 > 正文
天天即时:加强科研失信惩治 铲除阻碍创新的“毒瘤”
2022-09-16 09:51:06 来源: 中国青年报
关注河南热线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日,科技部等22个部门印发《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》(下称《规则》),修订2019年出台的《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(试行)》,进一步细化相关程序要求,使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和规范可行。

当前,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,但弄虚作假、剽窃抄袭等科研失信行为,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“毒瘤”,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。因此,要加大对科研失信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,引导科研人员遵守科研规范准则,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。

《规则》新增了买卖实验研究数据等7种科研失信行为,并明确了这些违规行为的具体含义,使调查处理更有针对性和实操性。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”借助于新技术新形式,科研不端和学术失范也出现新形态新苗头,并日趋有组织化、复杂化和隐秘化,甚至形成了一些难以铲除的“黑产”“灰产”。这就要求学术“打假”与时俱进,针对新型问题采取更有效的技术手段,避免科研不端行为蔓延和扩散。

《规则》坚持宽严相济,明确了从重处理的7种情形和从轻处理的4种情形,教育引导科研人员主动纠错,避免一错再错和铸成大错。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。对科研失信行为进行惩罚不是目的,而只是为了起到震慑作用。既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监督和问责,也要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应有权利,避免惩戒不当导致负面影响。

不论是否故意,科研失信行为都是学术界不能容忍的行为。对此,各级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,使其知道哪些行为可为、哪些行为不可为,并肩负起举报举证责任。在坚持“零容忍”和高压惩戒的同时,社会也要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主动承认和纠正错误,从而避免事态扩大,从早从小解决问题。

当然,查处科研失信行为不能满足于“打地鼠”式的事后追惩,否则可能陷入难以跳脱的恶性循环,科研诚信文化也难以真正建立起来。一些科研失信行为之所以屡屡出现,与一些基础性科研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并发挥作用有很大关系。比如,涉及人的调查、实验等研究,在很多学科尚未建立科研伦理审查机制,导致一些科研活动前期把关不够。

在科研失信行为惩戒方面,要特别关注一些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大案要案,真正做到惩戒面前人人平等,不冤枉一个好人,也不放过一个坏人,并藉此契机进一步宣传强化科研诚信。有关部门不应采取“功过相抵”的和稀泥姿态,或者掺杂科研诚信以外的干扰因素,否则会让很多人对科研失信抱有侥幸心理,导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科研诚信文化遭受侵蚀。

学术界传统上以同行评议等自律规则为主运行,由外而内的监督不应取代或弱化科技界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净化。在加强外部监督的同时,应进一步增强科技界的自律自净能力。要坚持破立并举,在破除科研失信的同时,弘扬和树立科研诚信。唯有如此,才能切实回归和强化科技界和全社会对科研人员的信任,为科研诚信创造更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。

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、公共管理学院教授)

马亮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责任编辑:hN_1608